在企业办公室从事文字材料工作的同志,少不了要为领导撰写会议讲话稿。高质量的讲话稿能使大家爱听易记,对于凝心聚力、鼓舞干劲,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反之,则适得其反。那么,怎样才能写好领导会议讲话稿呢?根据笔者的文字工作经验,对提纲观点千锤百炼,这是写好讲话稿的重要环节之一。提纲观点出彩,讲话稿就成功了大半;观点平庸,讲话稿的质量也就一般。
. U% n" w. J0 n* r$ W, I8 @% n( h3 @; B- T% t" U
1.提纲观点锤炼要遵循讲话稿写作的规律
B/ Y2 ]5 _; c4 q9 N/ w* ?: P9 ]2 v) g2 F# G- A
讲话稿是领导干部从事企业管理活动的专用文字材料,有独特的写作规律:通过对领导者思想和政策的公布,体现出权威性;通过对会议主题严密、条理、明确的表达,体现出逻辑性;通过对不同会议类型和与会对象的区分,体现出针对性;通过运用大众化、简练性的语言,体现出通俗性。因此,提纲观点必须遵循领导讲话稿的规律,即“权威性、逻辑性、针对性、通俗性”来谋篇布局,否则相去甚远。! p- _, n8 _2 S! j5 t* U
* l6 v' `1 ?: T; J$ m 首先,突出权威性。! l4 L& k. b. d: e5 m* o0 |
$ h8 q0 R1 B& H# J- L 企业领导讲话,目的多是围绕生产经营中心工作,发动和组织干部职工努力奋斗。因此,讲话稿必须牢牢地以这个中心为主线,每一句话都必须与整体工作部署精神相一致。本文由老秘网推荐,若忽视了这一点,职工就会觉得领导信口开河,甚至弱化威信。因此,作为贯穿整篇材料的写作提纲,必须观点权威,主题突出,牢牢把握“吃透上、摸透下、重思考”的九字原则。即,“吃透上”就是努力吃透上情,注重研读有关文件,学习政策,增强理论功底;“摸透下”就是注重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努力摸透下情;“重思考”就是根据上情,结合下情,确定工作思路和讲话方向,通过锤炼观点为更好地贯彻重大部署和工作意图提供思想准备和精神动力。! X0 i+ C' |0 M' c- t1 R
! Z" `7 C. c: k/ I0 e# |( \' { 第二,突出逻辑性。" K0 o9 R: z7 S& A4 F
' |) C; y, X- q$ O 现在的很多会议,与会者多是以听为主,边听边记;特别是基层召开会议,很少或者根本就不下发领导讲话稿。因此,要使参会者爱听易记,就必须注意讲话稿的逻辑关系,做到条理清楚,层次清晰,语言清爽。所以,在讲话稿观点锤炼中,首先要提纲挈领,精确概括出“一二三”;然后再主次排序,忌讳眉毛胡子一把抓,防止生搬硬套、前后重复、颠三倒四。 ?+ A8 M9 B6 g2 N
8 N7 p Z; N% @/ h& N 第三,突出针对性。
5 w6 D: y* O) O6 b9 Z9 @7 W _* I+ L R
企业会议,既有生产、技术、管理、政工等专题性会议,又有职代会、半年会等综合性会议。领导讲话能够令职工接受,并且收到预期的效果,就必须针对不同的会议类型、对象,安排讲话内容,确定讲话风格。比如,在科技大会上的讲话不适合拿到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去讲,在董事局会议上的讲话更不能拿到车间班前会上去讲。因此,锤炼讲话稿观点必须弄清楚在什么会议上讲,什么地点讲,什么时候讲,什么场合讲,跟什么对象讲。
, @/ E3 P [ I: Z) x' n; Z. X# ?
第四,突出通俗性。! I6 p: O+ Y8 g' ]/ T' O
) D' `! F4 e' k- x5 N# `' @) T+ N
企业开会是要解决问题,否则就是浪费时间、挥霍效益,因此开短会、说白话、重实效,已经成为大家共识。提倡“开短会”、“讲短话”,就必须突出讲话的简练性。所以,锤炼的观点首先要一言而尽,不要“涂脂抹粉”,要让职工从提纲中就听到真意;其次,要突出重点,详略得当,不要面面俱到;再次,要深入浅出,忌讳用词生僻,拗口难懂。+ `0 V6 r- u! p* B- b
1 g4 ]! ~/ G" H8 A
2.提纲观点锤炼常见误区
. o; o1 E: a. Y- N% R3 K! B& t1 b, d2 L% `5 r
在实际写作中,我们常常感到,因为观点锤炼不恰当,一篇领导讲话稿不仅不能起到部署工作、宣传教育、组织动员、沟通情况的积极作用,相反还极不利于领导者自身建立形象、树立威信。究其原因,常犯的误区是:1 F ~( W; z. e I$ D; z
4 W2 e: m4 c( Y
㈠雷同重复误区 F3 W2 S* q: a/ b
/ l1 a$ L1 k! s
一是“抄袭”,下级直接将上级提纲观点稍作改动,如将“领导重视,责任到人”改为“一把手负责,副职分工”,把总公司的名称改为分公司的名称,余下要点照搬;二是“拷贝”,套词重复出现在各个提纲中,如庆“七一”领导讲话中,一级标题为“党建工作成绩斐然”,接下来二级标题分三个方面:“思想建设基础更加牢固”、“基层组织建设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常抓不懈”,这种老套路延续下来,让人感觉观点总无新意,落入俗套。) v0 E, z4 k% h/ Q( Y( I
1 J1 ?& Z* `4 D/ G3 |8 y- x& o
㈡言之无物误区
* X' U: g# n8 Z: ^. W5 L& Z+ i
% l3 n6 W8 a3 u: L0 v 不少讲话稿的观点都容易陷入这一误区,尤其是工作部署类的讲话稿,往往观点中规中矩,听众也感觉无可挑剔,但会后思索,却发现还是不清楚工作应如何着手,似乎工作只需用格式化的观点加以落实,至于实效做与不做差不多。% f0 a# j: V& n+ w/ D
* `& \% H: D3 _1 @' G# G( m7 e0 Z7 o ㈢逻辑混乱误区
+ f: N# o& L9 w) z) j; k$ f
+ u( Y) W! p$ ` _; N6 L3 S- z 一是不注重各部分提纲篇幅上的匀称和协调性,导致层次要点模糊,段旨不明;二是各部分的边界划分不明晰,造成一个主题多个中心,与此对应的另一表现则是一个相对集中独立的概念不在一个层次内,造成中心分散;三是不注重各部分间的周密性和简洁性,前面锤炼的观点,后面重复出现,前面汇总的意思,后面重新提起。
, c! B% Z0 C+ t/ Q c6 q* h- O) [" M3 S1 x) f
㈣八股僵化误区
8 o9 g$ u7 o8 N- j4 Y
9 K. L, G l0 O4 k2 s. K; I7 t 讲话稿如果过分拘泥于一定的模式,这样起草的提纲反而会束缚思想,影响生动性。比如,在销售企业季度工作会议上,领导讲稿观点总体应该按照“目标任务——思路措施——奖惩考核”来布局,说到“思路措施”表述的观点大概是“一是抓市场;二是稳生产;三是严管理;四是聚思想”等等。如果每个季度都是这样写,提纲观点就显得内容僵化,犹如八股文,没有生气,缺乏激情,写者倦怠,听者厌烦。! V6 T/ I: o7 S3 p, Q
( [( U! x. y4 ^ ㈤故作高深误区- |6 L c3 r. [+ ?
# X; v, x, U3 L" @8 c, m/ V$ m+ z
有的秘书在起草讲话稿提纲时,喜欢故意使用一些生僻难懂的词语,大量的、生硬地引用古词旧典、技术用语,进而导致立论说理不深不透,观点空泛,浮皮潦草,缺乏启发性和感召力。
: f6 D+ w( x6 i O' Q$ |6 H" f( C( {0 c/ [ v1 E6 ]
3.提纲观点锤炼的对策与建议
, M" i1 `) G/ o0 H1 M9 I: G6 U5 y* d2 m& U1 {! v0 B
建议之一,要高度概括体现意义和认识的观点。
( }2 t7 O, [( `5 I; t
: ?, ]0 T0 [ @1 b$ Y& \ 对某项工作重要意义、地位、作用的认识和原则的把握,是领导讲话稿中经常涉及的重要内容之一。能否充分认识某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与会者对此项工作的认识程度、重视程度及其工作成效 。因此,围绕会议主题,观点的锤炼就要立意高远,体现较高的思想性。" E' m, u% z; Q6 a5 f9 t2 K
: X. {! S. r0 M% i
比如,2011年中石化集团公司傅成玉董事长在干部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的发展战略,然后从六个方面锤炼观点,分别是资源战略、市场战略、一体化战略、国际化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绿色低碳战略。这让我们耳目一新,从观点中就能深刻认识到一个国有特大型企业创建世界一流企业所应担负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1 |' P3 S, w! Y6 F; Z
6 T- [' }* E) [. \ 建议之二,要深度挖掘剖析形势和问题的观点。5 X7 B- Y, w# g( {" K% M
' f3 o1 J4 c$ J U6 [/ z! I, r
" K2 t+ u, p: i& u- [
建议之六,要精心谋划主题相同和内容相近的观点。
& Q% H" U5 u+ j# Y+ a3 V! P. ]. X2 b$ J; L6 G5 ^/ v- ~
经验不足、功底不深的秘书同志,往往害怕碰到“三同”会议,即“同一会议、同一议题、同时讲话”。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不同文字秘书各自起草材料,但是拟好的讲话稿却出现了观点相同、内容相近、材料相似的尴尬,导致不同领导在会上说同样的事、举同样的例、讲同样的理。一旦碰到这种局面,后面讲话的领导有的就不得不抛开讲话稿,临场发挥了。4 P! u7 {! g) z
$ b5 {% j& ~# ?! F 摆脱这种尴尬,文字秘书一定要事先调查研究,然后根据领导讲话的先后顺序和工作分工等因素来拟定讲话稿的观点。对于比较大型和正规的会议,如果安排两位以上领导讲话,负责起草不同领导讲话材料的同志事先应通好气,谁讲全面、谁讲重点要各有分工、各有侧重。如果根据议程安排,某一领导不作主报告,也就是不讲全面工作,建议在确立讲话提纲和观点时,紧紧抓住会议需要重点研究和解决的最关键、最重要的几个问题来锤炼讲话稿的观点,这样写出来的材料重点突出,也便于与会者迅速抓住工作要点。另外,还可以根据领导分工来确定讲话角度和观点,在紧扣会议主题的前提下,围绕领导人精通和熟悉的某一两项工作来谋划和深化观点,把问题讲深讲透。这样既能发挥该领导的长处,又能体现他的讲话个性和特色。作者:祝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