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立意”,就是一篇文稿所确立的文意。它是文稿的灵魂,制约着文稿内容的展开和表达形式的选择。文稿的立意既体现着领导意图,又包含着文秘工作者的构思和探索。清代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之众。”可见,立意是写好文稿的前提,立意的高低,决定着文稿的成败。立意高,尺水见波澜,能让人感觉到生机盎然的客观现实,感受到领导所代表的时代潮流和政策导向。但在实际工作中,文秘工作者所看到的、听见的大多是些枯燥的数据和繁冗的资料,那么,怎样才能写出立意高远的文稿,发挥好以文辅政的作用呢?笔者认为,应首先把握好文稿立意的几个基本要求。( L. O" u4 t( _1 C
) A' s f* g4 u9 s C2 o% i$ ]9 c, d+ f$ E准,就是正确理解领导意图,准确把握写作目的。落笔前一定要搞清楚文稿中要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歌颂什么,鞭挞什么;部署什么,要求什么,是否与领导的指示、意图完全相符。组织的材料,引用的数据,举证的事例会不会产生歧义、异议,能否清楚明晰地体现写作目的。文稿可以体裁不同,表达的方式不同,但一定要保证全篇内容自始至终都旗帜鲜明地为立意服务。立意即立主脑,主脑立则文立,主脑废则文废。没有立意的文稿就像人没有骨骼;立意不准的文稿无异于头脑残废却走进了迷宫,其结果也不言而喻。因此,文稿立意是否正确是评价文稿能不能用的前提标准,文稿立意是否准确是评价文稿好坏的根本依据。可以这么说,一篇文稿无论辞藻多么华丽,技巧如何高明,如果立意不准,跑了题,就不可能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还可能贻笑大方,得不到领导的认可。5 }! ~% d: f4 W! F* X s